#台灣有無數創新創夢想
#政治應成為他們後盾 #而不是扯後腿
今天受邀到到內湖創新實驗室,擔任客座教練,看到約30組新創團隊與睡眠王國廖董、曼都集團賴董、台灣大車隊李副董以及校園創投唐龍先生簡報,爭取《創業請上車》曝光或被投資的機會。
創業家們帶著獨家技能和膽量在商場開疆闢土,有人北漂貸款、有人留學回台,當然也有經商二代勇於闖蕩自己的路,每位今天雖只有三分鐘能在台上,但現實中不能輸也不服輸的壓力,分秒必爭希望獲得青睞的氛圍,就像反覆練習、鍛鍊許久等待上場的投手和打擊者,先不論各項技能,光是他們的眼神和衝勁就讓人感受到台灣新創的衝勁和辛苦。還有不少團隊目標是將公司的服務、產品,透過募資進軍國際市場打世界盃。
就在創業家們站在台上為自己也為台灣產業盡一份心力,找商機、找資金也找策略夥伴的同時,鏡頭換到立法院正在上演霸占主席台、叫囂、噴漆、拉扯、咬人、破壞公務,甚至是有許多嘻笑鏡頭。會後,幾位創業家閒聊提到台灣政治生態,尤其是立法院的表現從無奈、無力、到無感都有,幸好,他們對台北市協助青創團隊發揮的成果是肯定,也提到市長不斷強調要打造不怕失敗的創新發揮空間。
柯文哲市長常說:『政府不要告訴產業做什麼,而是問產業我們可以做什麼』 我過往在珊珊團隊,就很常協助解決中小企業或新創團隊的疑難雜症。我很清楚,台灣中小企業的韌性和實力不怕競爭,他們都期待政府成為堅強後盾,例如積極爭取加入有利台灣的貿易協定,而不是在國內製造對立扯後腿。
我認為,每一位台灣百姓都在崗位上付出努力勤奮工作,但,當立法院成為競技場,就像是扯勤奮努力台灣人後腿的表現,因為,我們許多針對顧民生、重要緊急性的法案,像是 #港澳條例18條等,沒有被執政黨聽見排入,更遑論 #居住正義 #實價登錄 #囤房稅 #礦業法 等案 ,竟然沒有比監委爭議更迫切?更需要被排案討論?
最後有網友跟我說,唯一慶幸,世界各國因疫情仍在盡力維持社交距離,台灣立委諸公在議事臺前用鐵鍊鎖住彼此,擁抱拉扯畫面傳送各國,再次證明台灣優異的防疫能力,只是這樣的外宣代價,是空轉虛耗國家的財政,也就是你我剛剛繳完的納稅錢。